• 2025年8月13日-8月15日
  • 储能展

展览资讯

量道储能副总经理刘杨解读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价值、新拐点

2025-08-22

随着“136号文”终结强制配储时代,国内储能产业正穿越政策退坡与市场激荡的“双重迷雾”,储能企业如何在变革中突围?


image.png量道储能副总经理刘杨


8月13日下午,在第四届EESA储能展,量道储能3S融合架构发布会现场,量道储能副总经理刘杨结合量道储能“重构·进化·共生的行业发展观,论道破局之道,并分享了储能行业最前沿的发展新趋势、新模式、新价值、新拐点。


全干货!点击视频看直播回放↓↓



以下为主题演讲重点文字内容↓↓

新形势: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回归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风光装机总量达14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42%。然而,快速扩张背后隐藏着行业痛点:价格战导致系统报价跌破成本线,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项目陷入建而不用的困境。


量道储能副总经理刘杨表示,光伏产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最终胜出者一定是掌握技术定义权和生态协同的企业。而如今储能行业正在经历同样的蜕变。


新趋势:储能向长时化、智能化升级

数据显示,储能占新能源总投资比例从2020年的约3%升至2024年的15.7%,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对新能源项目的市场价值和收益确定性至关重要。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的作用不可或缺,成为“无储能不成立”的价值引擎,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电力的发电小时数和消纳能力。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部入市,新项目机制电价通过场外竞价形成,取消强制配储。体制机制上结束了电网托底收购模式,降低收益预期和确定性,短期冲击刚性需求,但驱动新型储能行业转向市场化价值取向


“394号文”加速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储能定位为“核心调节资源”,需通过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策略市场化、虚拟电厂聚合服务等模式创新,实现从“配而不用”到“系统调节器”的转型。


而江苏、湖南等省的分时电价政策调整,让到户电价的峰谷价差缩水25%以上,工商业储能单一“低充高放”的盈利模式收益骤降,短期引发投资观望与项目违约隐患。


长期则将倒逼行业转向多元盈利: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如调频补偿)、虚拟电厂聚合服务及光储协同发展模式,驱动储能向长时化、智能化升级,重构“技术-市场”双轮驱动逻辑。


新影响:分时电价浮动基数收窄至仅上网电价

2025年以来,江苏、江西、安徽、湖南等10余省份更新分时电价政策,普遍将浮动范围限定为“电能量交易价格”(即用户实际购电成本中的市场化部分),而其他费用(输配电价、上网线损、系统运行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不再参与浮动。峰谷价差呈收窄趋势。


分时浮动基数收窄至仅上网电价已是明确趋势,全国超22省份将午间设为谷段,且浮动范围普遍限定为电能量交易价格。这一调整强化了电价信号对供需的精准引导,但短期内压缩了工商业储能套利空间,长期则推动储能与分布式光伏、电力市场、需求响应的深度融合。


未来政策需进一步与现货市场、绿电消纳机制协同,以平衡系统调节成本与用户经济性。


分时电价调整的整体趋势,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来分析影响:


①短期阵痛:各省分时电价政策加速迭代,储能行业面临盈利模型重构;

②中期过渡:依赖现货市场价差显性化、售电公司能力升级、用户和市场教育推进;

③长期导向:政策终极目标是建立“市场定价+灵活响应”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需转向“价差套利+辅助服务”多元盈利模式。光储+结合为主的综合能源方式,或成为主要应用方向。


新模式:分布式储能成虚拟电厂核心抓手

394号文”推动2025年底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储能系统将需要在市场中通过竞价博弈获取收益。储能企业需制定灵活的交易策略,在电力现货市场中通过竞价博弈实现收益最大化,提升储能系统价值。


VPP聚合分布式储能技术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调频容量补偿收益达12-45欧元/MW/h(约13-48美元/MW/h),叠加能量补偿后综合价值显著,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新思路。


我国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在各地设立十余个,未来实现虚拟电厂聚合服务的最佳抓手非分布式储能莫属。


新价值:并离网型储能价值将被重新定义

在商业模式上,并网型储能的核心收益来源于电力市场的峰谷价差套利和为电网提供的辅助服务。其收益的规模与稳定性高度依赖于电力市场的成熟度。


持续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价格体系,不仅能有效提升并网储能自身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动力,更能为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供有力支撑。因此,电力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直接决定了并网型储能价值实现的充分性和行业的发展速度。


离网型储能在商业模式上更能展现出储能的独特优势,在特定刚性需求场景下(如远离电网或弱网环境的区域)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因而能够实现较高的项目内部收益率(IRR)。


图片

量道储能克拉玛依戈壁滩离网型光储柴微网项目


例如,在偏远油田矿区采用“光储柴”微电网系统替代原有的单一柴油发电形式,其IRR可超过20%。这种模式不仅能为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更能显著降低电力用户的能源成本和运维成本,并具有极强的绿色减碳价值。


凭借其在刚需场景下的高价值表现,离网型储能不仅推动了自身市场的发展,也成为“光储结合”技术应用的典范。


新拐点:光储共生助推经济性拐点到来

光储一体化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推动光储微网经济性提升。


光储一体化项目规划设计可有效稳定项目IRR确定性,在市场化电力交易时代,可以规避单独的光伏、储能项目不可避免的市场短板,有望成为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的主力形式。


光储直柔的高度结合,还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提高系统效率。直流侧耦合,可灵活运行多种运营策略,提升偏差可控力,为综合能源项目实现收益确定性提供有力的基建基础。


图片

量道储能福州光储充检一体化项目


以往单一的充换电站,无论从变压器报装、建设成本还是基本电费等各方面均被现有体制和客观场景环境所掣肘。


光伏车棚、屋顶光伏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的加入,可有效降低白天的用电成本;用户侧储能的加入,可有效降低项目初装成本和后期电力运营容量成本,并大幅提高光伏自用消纳率,降低业主用电成本。


新路径:破局关键在于国内和国际协同发展

目前,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基建需求旺盛,新型储能的市场化价值愈发凸显,年新增储能装机能量规模预计有望突破120GWh;海外市场则潜力巨大,储能作为平衡能源安全与经济转型的核心工具价值持续提升。


企业只有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储能行业全球化发展。


面对当下形势,破局的关键在于负荷为王与本地化服务。国内企业通过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负荷用户,占领客户心智,启动正向循环;出海企业通过本地化服务建立信任与品牌力,通过本地化工厂突破贸易壁垒,提升市场份额。


新要求:企业需在自研与合作间找到平衡

新形势下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在自研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通过自研建立护城河,提升可持续研发和服务的竞争力;通过合作获取供应链巨头的支持,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聚焦自身优势。


每家公司各有其自有独特基因,宜发挥自身长板,建立研发深度护城河,实现差异化优势,同时提升售后服务响应速度,降低售后成本。


企业的生态协同上,重在优势互补合作,生态角色互动。这就需要在行业内部通过生态合作实现供应链成本和性能最优,避免企业资源分散投资,降低灵活性和专注力。其次是在风电光伏、充换电、虚拟电厂等诸多细分领域实现生态合作,以综合能源形态服务用户,实现每个细分角色的价值最大化。


行业分化加剧,正成为跟随者与引领者的分水岭。当下,主动引领企业通过技术快速迭代与标准制定构建差异化壁垒,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被动跟随者受困于技术同质化,依赖低价竞标导致现金流恶化及利润空间归零,加速出清。


技术迭代速率与标准主导权成为生存分水岭,行业向头部集中化趋势明显。


新策略:保障现金流,布局综合能源业务

在储能行业生存法则下,企业需采取短期与长期策略的战略布局:短期应该聚焦经济发达稳定、可实现两充两放、加权峰谷价差和现货市场价差较大的地区,商业和盈利模式清晰的光储微网项目,海外高速发展的光储市场等,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保障现金流;长期需要前瞻性布局光储一体化电力交易、虚拟电厂聚合服务、绿氨绿醇等综合能源业务。


创新为矛,驱动企业长期发展。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一赛道的规模、成本和技术竞争,而是多维度的综合立体竞争,拥有可营造保持创新动力土壤的文化,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现金流为盾,保障企业短期生存。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通过短期获取稳定现金流,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保障。企业不宜不主动卷入无效低价内卷,追求健康现金流,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可持续发展的聚焦细分中。


量道储能行业发展观大揭秘

稳健经营长期主义二十余年来,量道储能始终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坚持长期主义,注重可持续经营能力、质保体系与商业信誉,拒绝短期逐利,以终为始创造价值。


品质优先,研发先行。量道储能以技术研发为驱动保证产品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基础上,立足储能本质,以场景需求为第一性原理持续创新。


欧洲归来,面向未来2022年起,量道储能加速布局国内市场,形成国内+海外双轮驱动战略。


凭借8年欧洲市场经验,量道储能精准把握成熟电力市场与微网需求以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和欧洲品质标准,满足未来国内市场和出海业务趋势需求。


主办单位

  • 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1818号3号楼  
电话:13061697541  
邮箱:zhonglei97@foxmail.com  
备案号:赣ICP备2025054685号-1

关注我们

微信

版权所属: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